2007年12月13日,冬阳暖人,陕西省委书记赵乐际在省委常委、西安市委书记孙清云等领导的陪同下来到我省著名企业——西安银桥乳业集团调研。在详细了解企业工艺流程、技术水平、原料来源、品种特色、市场营销和奶源基地建设、带领农户致富等情况后,赵乐际称赞银桥企业经济效益好,社会效益好,发展模式好,带动效果好。当得知银桥引进世界先进技术,加强自主研发,获得快速发展,同时带动20多万农民致富,走出了一条农业产业化的成功道路时,他希望企业抓住乳制品在居民消费中不断增加的阶段性机遇,加快自身发展,做大做强企业,早日实现产值百亿目标,为陕西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贡献。
三十年银桥,三十年辉煌,有多少人是喝着银桥牛奶步入人生之旅,又有多少家庭是依托着银桥产业走上致富之途。在银桥成功的背后,究竟有一种什么样的力量,令我们震撼,让我们沉思。我们也许已经习惯,在每天清晨从门口的奶箱中取回那份香喷喷的鲜奶;我们也许已经习惯,在每年岁末从银桥拿回那份沉甸甸的收获;我们也许已经习惯,在聚会的餐桌上打开一盒美滋滋的银桥酸奶;我们也许已经习惯,在媒体上分享一则又一则银桥带来的喜讯。那么,今天,就让我们透过这一个个细节,去探究银桥成功背后那真正的“灵魂”,去透视银桥卓越背后那深层的“精神”。
银桥 用品质服务人类
清晨,当第一抹朝阳铺上屋顶,当你从门口的奶箱中取出新鲜味美的牛奶,那是银桥人为你送上的第一声问候。从此开始的一天里,银桥人用自己创造的卓越品质,通过纯牛奶、酸牛奶、超高温灭菌奶等几十种产品,为您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温馨的服务。
服务生活,影响生活,改善生活,银桥用责任创造品质,用品质服务人类。银桥接待过难以计数的海外游客,他们从洁白的乳汁中品味中华文化的淳厚丰韵;银桥资助了难以计数的失学儿童,孩子从朗朗的书声里洋溢中华民族的精神气度;银桥的产品走红神州大地,人们从满意的消费中体会银桥所传递出的温馨和谐。“银桥”在书面上只是一个名词,“银桥”在口头上只是两个音节,但我们在银桥的作为中读出了责任、诚信、品质、文化、精神、气度、风范、梦想……以及更多、更厚、更重的丰富内涵。
科学发展铸就“银桥魂”
银桥的崛起开始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,银桥的发展伴随着中国小康社会的步伐,改革开放的基本思想凝聚成银桥的企业之魂:“兴办一个企业,带动多种产业,发展区域经济,富裕千万群众”,这四句话的企业理念,传达出银桥发展、协调、责任、同富的内在精神。
三十年来,银桥走出了一条立足本土,实事求是的科学发展之路。对此,董事长刘华国说:“银桥最大的资本是什么?就是脚下这方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;银桥最大的资源是什么?就是周边二十多万勤劳善良的乡亲。对银桥来说,科学发展就是和乡亲们一道共同发展,和区域经济同步又好又快发展。”这就是银桥的科学发展观。
在这样一种观念的引领下,银桥从一开始就把企业的命运和乡亲们的利益紧紧的绑在了一起,“兴企富民,共奔小康”,通过“公司+基地+农户”的经营模式,“厂方贷款,农户养牛,厂户挂钩,以奶还贷”的做法,使上千户农民在二十多年前没花一分钱就成了养牛专业户。
刚开始养牛的农户,没有技术,不懂防疫,缺乏饲料,收益不高,为了提高乡亲们的饲养技术和保证从养牛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,银桥聘请专家给农民讲课,使之成为养牛的技术人员。经过近三十年的培养、实践,从农民到养牛专业户,再从养牛专业户到技术人员,银桥帮助几十万农户改变了沉积几千年的传统观念,改变了几千年一以贯之的粗放饲养方法,培育出一支土生土长的具有现代意识的奶畜产业大军。
思路决定出路。为了建设优质奶源基地,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,着力打造“中国陕西关中优质奶牛产业带”。银桥果断决策,科学规划,合理布局,在关中“一线两带”上建起了遍地林立的科技示范养牛场、生态奶牛养殖小区和机械化集中挤奶站,实行统一喂养,统一挤奶,统一收购、统一管理,彻底实现了从传统的手工饲养模式向科学的现代化饲养模式的转变,数以万计的奶牛被集中到专门设计的馆舍里,奶农把自家的奶牛可以牵到小区实行寄养,小区内配有专门的挤奶站,不但使管理更加科学化、规范化,而且减轻了农民的劳动量,改善了农户卫生环境,提高了奶质,减少了污染和掺假,同时还有利于推广科学饲养和繁育技术,从而降低成本。通过奶源基地这一创造性的改革,不但解放了农户的双手,更重要的是解放了他们的思想,更新了他们的观念,增加了农户的收入。
一家一户养牛,那不叫产业,产业必须有规模。为了形成规模,银桥建起了完整的配套服务体系,为了发展规模,把龙头做大做强,银桥集团在陕西的泾阳、乾县,天津和新疆奎屯、阿勒泰等地建立分公司,并在临潼经济开发区先后投资3亿多元建成了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液态奶生产基地,引进了美国、德国、法国、丹麦、瑞典等国家30余条世界一流的液态奶生产线和检测设备。在国家级西安高新区投资2.5亿元动工兴建“银桥生物科技工业园”,依托现代生物工程技术,开发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“银桥”系列益生菌奶功能食品和保健品,同时建立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益生菌乳制品研发中心,使陕西乃至西北乳制品生产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,促进西北地区和我国乳制品行业健康快速发展。该项目建成投产后,银桥年总产值将达到30亿元,新拉动十万农户通过养殖奶牛走上富裕之路,而银桥也将走上协调、可持续发展的稳健之路。2003年银桥在新加坡成功上市,成为国内首家在境外上市的乳品企业,为银桥乳业走向国际迈出了坚实的一步。
三十年前从手工作坊起步,银桥因人类的健康生活而诞生,三十年的科学发展,银桥因响亮的品牌效应而扬名,如今,银桥已成为陕西规模最大的著名食品企业,同时集“中国名牌产品”和“中国驰名商标”两项国家最高荣誉于一身,旗下“秦俑”和“银桥”两个中国名牌,已称雄西北,扬名神州,走出国门。而创造这一奇迹的源动力正是银桥不懈奋进、不弃责任、不失诚信、不停奉献的企业之魂。
当有人称赞银桥的发展带动了周边农户致富,造福地方经济时,刘华国说:“银桥只是尽了一个企业应尽的本份,实际上是农户的发展和消费者的支持共同成就了银桥的事业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我们和农户、消费者是一家人,都是‘银桥人’”。
锤炼素质塑造“银桥人”
说起“银桥人”,社会上很多人都将其理解为是银桥的员工,而在银桥员工心中,“银桥人”的概念要宽得多,大得多,不仅包括银桥的员工,还包括周边的二十多万农户,全国众多合作企业,国内外广大的银桥产品消费者。所有的“银桥人”都是银桥员工真诚服务的对象。
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,也是银桥一以贯之的经营理念。
坚持以人为本,就要不折不扣地为消费者负责。银桥始终把消费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,以消费者的需求作为企业的追求。为了让消费者了解企业,银桥专门设立了企业生产基地开放日,每月固定一天邀请消费者到企业参观;作为“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”,银桥每年都接待数以万计的国内外游客,在欣赏了闻名中外的秦兵马俑等名胜古迹后,到风景优美、环境如画的银桥现代化生产厂区参观,在参观的同时留下他们真诚的建议;每年的“3·15”消费者权益保护日,公司都安排技术人员走上街头为消费者讲解产品生产、检验、出厂的全过程,并让消费者品尝最新产品,熟悉银桥产品的口感直觉,增强对银桥产品质量的判断能力。
坚持以人为本,还体现在对消费者需求的细节关怀。过去,银桥的百利包装按惯例为24包一件,有消费者提出,这样的包装一是单件重量较重,二是以一家三口一天一袋的用量,一周喝不完两周又不够,这个建议立即引起银桥管理层的关注,很快将包装改为20袋一件,满足了消费者的要求。为了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,银桥研发部门广泛征集意见,先后研发出了“秦俑”奶粉八大系列五十多个品种和“银桥”牛奶十大系列五十个品种,产品上市后以其过硬的质量、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信誉受到了国内外消费者的好评。
坚持以人为本,就要保证向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产品。鲜奶贵在新鲜,曾有一度,银桥在鲜奶配送中对一些需求量较小的区域实行三日配送,即三天送一次货,后来他们发现这样做虽然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,却不利于消费者喝上最鲜的牛奶,于是,他们调整配送办法,一律实行日配制,保证每天送到消费者手上的都是当天最新鲜的产品;同时,启动“银桥牛奶,秦俑奶粉绿色下乡”活动,把品牌销售店直接建在乡镇,方便农村消费者购买到新鲜的银桥产品。
坚持以人为本,就要始终如一地为奶农负责。奶农既是银桥的资源,也是“银桥人”的一部分,为奶农服务就是为银桥服务,保护奶农的利益就是保护银桥的利益。创业初期,银桥经过世界银行官员苛刻的考察,争取到一笔500万元的贷款。等贷款划到银桥的帐上,厂里又拿出250万元,一共750万元全部“贷”给农民买牛用,所有贷款不收一分钱的利息,等奶牛产奶后再用奶来偿还买牛的钱。农民有了牛,心里还不踏实:这牛要是有个病有个灾的该咋办?银桥急奶农之所急,想奶农之所想,成立了奶牛协会,建起了配种站、防疫站,为奶农提供综合性服务;同时动员奶农为奶牛购买保险,一旦有个什么闪失,有保险公司给撑着,解除了奶农的后顾之忧。农民有了牛并不证明就会养牛,银桥便和世界银行组织联系,请他们派来了澳大利亚的奶牛专家,给奶农挨家挨户地指导、讲解了一个多月。此后,又聘请了加拿大的乳品博士郑文松先生为顾问,长期指导农民如何科学养牛。一时间,奶区的农民就像小学生一般认真,就是下着大雨头上顶张麻袋片也要去听课。1999年,银桥公司实行股份制改造,实现向现代企业制度的重大转变,为让农户在股改中享受到更多的利益,公司提出“吸纳养牛户为股东”,紧密地把农户和企业联系起来,几天之中,数万农户成了银桥的股东。就这样,银桥真的与奶农成了“一家人”。
用人性化的管理手段对待员工,以人性化的经营方式对待客户,银桥将企业的以人为本极度扩大,形成了一个大“银桥人”的概念,使越来越多的“银桥人”在和银桥的合作中获得尊重、共赢互利。
勇担责任凝聚“银桥品”
“银桥品”不是银桥产品的概括,它包含了银桥的产品品质,银桥的市场品牌,银桥的企业品格,“银桥品”浓缩了银桥企业的品德与格调,彰显着银桥的社会责任和企业使命。
银桥的产品品质可以用一个不等式来表示:100-1=0,即100件产品里面如果有一件未能达到技术要求或质量标准,那么,产品的质量是0了。正是靠着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,银桥的产品品质得以稳定提高。银桥乳业作为一个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化企业,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,就在全公司开展了TQM管理和5S管理,并于九十年代率先在行业内通过了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。
为了切实保证产品质量和品质,银桥从源头抓起,在奶源、制造、检测、研发、配送等环节,均以高标准严格控制品质,在ISO9001和GMP的基础上,按照国家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,建立起了银桥乳业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,即在业界颇为推崇的HACCP管理体系,为各关键工序设立了CCP点,并进行了严格、严密、细致的监视和控制。银桥乳业在狠抓质量之时,不忘自己的社会责任,严格执行ISO14001环境管理要求,保护环境,减少污染,通过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和体系的不断引进,将产品的质量控制、质量保证和质量管理融为一体,建立了完美可靠的质量体制,使产品品质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证。
历史不会忘记,陕西不会忘记。
2002年9月,银桥生产的“秦俑牌”奶粉荣获“中国名牌产品”,成为陕西乃至西北地区唯一获得此项殊荣的企业,实现了三秦大地中国名牌零的突破,开创了陕西乃至西北地区中国名牌的先河;2003年,“秦俑牌”奶粉和“银桥牌”牛奶双双荣获“国家免检产品”; 2004年,“秦俑”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“中国驰名商标”,成为我国西北乳制品行业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;2005年9月,“秦俑牌”奶粉和“银桥牌”牛奶双双获得“中国名牌产品”称号,银桥成为西北乳业惟一荣获双名牌的企业,再次向国人展示出银桥品牌的真实与可靠。
银桥的品牌建设融汇着银桥人长期不懈的努力和与时俱进的创新。银桥品牌也一直在探索国际化的发展道路,但银桥的国际化不是单纯的对外投资,也不是让产品走出国门,银桥品牌的国际化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和工艺、具有知名的品牌价值和影响力、管理规范、综合实力在本行业领先。现在,银桥已经形成以西北市场为中心,辐射全国大中城市的品牌影响力,银桥品牌已走出国门,进入菲律宾、新加坡等地。
银桥的品格不仅表现在产品的品质、企业的荣誉,更多地体现在他们自觉承担起的沉甸甸的社会责任。董事长刘华国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:“做人要有社会责任感,做企业更要有社会责任感。这份责任感不是别人给的,而是要发自内心的自我承担。”正是这份责任感,使银桥的产品以让人放心而行市,正是这份责任感,令银桥始终不忘向社会做出真诚的回报。
1998年,我国南方长江流域发生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,集团先后向灾区人民捐款、捐物总值210多万元,成为捐款最多的民营企业。
2001年向陕西省慈善协会捐款5万元。
2002年2月至今,集团一直资助丹凤县贫困山区赵双灵夫妇的“三胞胎”。
2003年4月,银桥向战斗在我省抗击“非典”最前线的西安市第八医院的白衣天使们送去了600余件高品质、富营养的银桥酸奶。
2003年9月,陕西省渭河流域及陕南地区遭受了特大洪涝灾害,灾区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,作为陕西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,集团再次伸出了援助之手向灾区捐赠了价值50万元的物资,为受灾群众送去了一片真情。
2005年向西安市慈善会捐款5万元。
2006年2月至今,集团一直资助河南省开封市蓟县刘永旗夫妇的“五胞胎”。
2007年2月,在西安市公安局和银桥乳业联谊晚会上,集团董事长刘华国向英模及英模家属赠送了全年银桥牛奶;
2007年6月,集团在“山丹丹助学计划”活动中,资助镇安县镇安中学姚忍、郑自群、易明芹等三名贫困女高中生完成学业。
贫困山区的教育问题牵动银桥人的心,先后为临潼区仁宗乡黄湾村小学和相桥中学、小学等学校捐款、捐物累计达60多万元。2007年11月,向希望工程捐赠10万元。
……
其实,银桥集团到底为社会捐赠了多少钱物,连刘华国这个当家人也说不清楚。问其缘由,刘华国笑笑说,其实,这个想法很简单,就像当年办起乳品厂一样,要让更多的乡亲增收致富。现在,企业做强做大了,我只是希望自己力所能及,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,尽到一个企业社会公民应尽的责任。
“尽一个企业社会公民应尽的责任”,一句话,道出了银桥报国惠民的道德风范。
绘制蓝图开拓“银桥梦”
从最初创办银桥开始,董事长刘华国一直都怀有一个朴素的梦想:让更多农民增收致富。银桥发展到今天,创业初期的梦想已开始转变:让每个中国人每天喝上一杯奶,通过这项流香的产业强国富民。
当年,银桥从“零”起步,开创充满希望、飘溢清香的产业,而今,银桥已成为令世人注目的大型企业集团,将鲜美的奶香送到千家万户。然而,面对着荣誉和光环,董事长刘华国却说:“银桥现在又站在了‘零’的起点,一幅全新的银桥发展蓝图才刚刚铺开。”
银桥这张蓝图会是一幅什么样的愿景?银桥的明天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气象?新的“银桥梦”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境界?——到2020年将建成西北地区乃至全国乳品行业最大的优质绿色奶源基地;建成西部优质奶牛产地和生态草业基地;实现“创百亿企业,做百年银桥,打造世界品牌”的目标。银桥的宏愿掷地有声,令人震撼。
省委书记赵乐际对银桥的发展蓝图提出希望。他说,希望银桥公司抓住机遇,做大做强,实现“创百亿企业,做百年银桥,打造世界品牌”的奋斗目标。我们将创造条件支持你们发展,希望你们经过努力,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,为陕西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。
省委常委、西安市委书记孙清云对银桥的发展蓝图提出希望,他说,希望公司加大发展步伐,尽快实现发展目标。
刘华国说,我们的下一步就是要开始全新的架桥工程,为农户架设一座小康致富桥,为消费者建造一座放心健康桥,为企业建设一座通往世界的现代国际桥,在西安这块厚重的土地上打造一个全新的银桥。
“专心制造牛奶,用心哺育生活,用品质服务人类,用成功回报社会。”
这,是秦川勇士的呐喊。人们似乎感到,昔日的雄风异彩,将在新世纪的这块迸发着活力的土地上再显光辉,再创一个新的更大的奇迹!
以强壮国人健康为己任,以富裕千万百姓为目标,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理想。银桥就是这样一个充满魅力与活力,具有国际化、市场化、人文化、生态化的现代化大型乳品企业! 它将与中国经济共同成长!
后 记
“我有一个梦,让每个中国人,首先是孩子,每天都能喝上一斤奶。”这是温家宝总理对中国乳业的真挚期盼。刘华国说,当他在媒体上看到这则消息时,激动了很久很久。总理的梦想牢记在刘华国和所有银桥人的心中。
刘华国还说,温总理的梦想具有超越性,它意味着中国的乳品行业充满光明和希望。银桥将充分发挥国家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,做强做大奶畜产业,早日使温总理的乳业强国梦想变为现实。